【科普】什么是颅内蛛网膜囊肿?要不要紧?该怎么办?
作者:郎彦斌 文章来源:神经外科 点击量:更新时间:2023/12/15 11:46:51
 

近日,在神经外科门诊,有患者在检查时发现有“蛛网膜囊肿”,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这个长在脑袋里囊肿是什么因而感到恐惧。事实上,这个疾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鲜为人知的囊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脑实质外良性、非肿瘤囊性占位性病变,由蛛网膜所构成的囊壁包裹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形成。

 

1.类型

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外伤性及感染后)两大类。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内所形成的袋状结构,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继发性蛛网膜囊肿

继发性蛛网膜囊肿由于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按部位不同可分为颅内型蛛网膜囊肿及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两类。

 

2.症状

绝大多数蛛网膜囊肿没有症状,有症状的蛛网膜囊肿患者,多数在儿童期就出现了症状。

典型症状:

●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减弱;

●癫痫。

伴随症状:

●出血:患者出血破入蛛网膜囊肿或硬膜下;

●囊肿破裂:造成硬膜下积液;

●囊肿可以压迫临近的脑组织,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局部颅骨膨隆;

●鞍上囊肿可以造成脑积水、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

 

3.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颅内蛛网膜囊肿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如果CT检查怀疑蛛网膜囊肿,建议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MRI),提高确诊率。

CT显示病灶的信号与脑脊液相同,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表现。可以伴有脑组织发育不良,可以伴有临近颅盖骨变薄向外膨隆,部分患者可以合并脑积水、脑室受压等情况。上蛛网膜囊肿显示为脑外的低密度病灶,周边结构可能受压。

磁共振检查(MRI)显示为长T1T2信号,也就是说在磁共振T1像上病灶呈低信号;T2像上,病灶呈高信号(白色)。强化后囊肿、囊壁无增强表现。

 

 

 

4.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成年患者的无占位效应或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无论大小和部位,一般无需治疗。对于偶然发现蛛网膜囊肿的成人患者,暂不建议手术治疗,通过6-8个月的影像学观察可以排除病变的变化情况。如果病变变大,再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合并癫痫的蛛网膜囊肿患者需要口服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有学者提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为:

●有明确引起颇内压增高表现;

●合并囊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者;

●有明确蛛网膜囊肿所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言语障碍;●囊肿合并癫痫,癫痫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无效(癫痫灶位于囊肿附近);

●囊肿有增大趋势,或脑电图和颅内压有变化者;

●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儿童年龄较小且囊肿体积大者,脑电和颅内压有变化的;

●局部受压征象明显。

 

对于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治疗首选囊肿-脑池造痿术,但对于每个个体病例需行严格评估,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囊肿抽吸和钻孔引流这两种方式虽然简单、快速,但是复发率高,多数患者不适合。开颅手术开颅手术能在直视下切除囊肿,避免分流手术,且术中出血容易控制。囊肿分流手术囊肿分流手术有着确切的效果,但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携带分流管。内镜手术在内镜下切除部分囊壁,并将囊肿与脑池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