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公众养生意识愈加明显,除了对症下药还把目光转移到保健食品上。保健食品的剂型非常灵活,不少都会采用片、丸、口服液等形式,加上形式多样的宣传,让人非常容易将保健食品与药品相混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
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病毒方面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品是没有经过医院临床实验,而直接投入市场的。
药品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也明确了不良反应;保健品则不然。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
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疗效方面的区别
药品必须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说明书和广告宣传方面的不同
药品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均十分严谨。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为确保安全,建议最好选择SFDA批准的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购买时看看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
功效和适用人群不同
药品是用来治病的,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它不能治病,只能辅助调节机体功能。如果确定患有疾病,应当服用治疗相应疾病的药品,不能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否则很有可能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安全性不同
保健食品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一般不宜长期服用,且具体服用方法须遵医嘱。如保健食品中加入成分不明、用药计量不明的药品成分,消费者吃了短期内虽可缓解疾病症状,但长此以往必定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标识不同
药品的批准文号格式是“国药准字...”,按安全性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较常见的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且包装上都印有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
我们温馨提示:保健食品不可替代药品,吃“假”保健食品“饮鸩止渴”更不可取,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千万别把保健食品当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