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0/7/30 11:19:55


7月12日,我院心内科专家团队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脏中心专家李长岭教授共同实施了一例以逆向导引钢丝开通慢性完全闭塞性(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7月14日顺利出院。该手术为治疗冠心病患者开辟了新途径,使我院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67岁的曹大爷3个月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活动后尤其明显,后出现双脚水肿等症状,5月份到我院心内科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闭塞,病变严重,右冠为CTO,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当时老人不愿做手术,所以选择药物治疗,出院后我院心内科坚持跟进管理老人病情,直到7月份老人同意接受介入手术。对于这种类型的闭塞病变,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用导丝顺着血流方向到达斑块并将斑块穿透,然后再植入血管支架以恢复血管形态及正常血流。但因患者的冠脉斑块形成的时间久,病变长,钙化严重,如果按照常规处理方法,导丝穿到斑块时,无论怎样努力,就如同用缝衣针扎在鹅卵石一般,难以通过病变部位。逆向导丝技术攻克CTO病变上的空白。

 


 


 

通过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心内科冯胜红主任毅然选择采用逆向导丝技术来啃下这块“硬骨头”。所谓逆向导丝,就是从另一支冠脉主血管反方向插入导丝,从斑块的另一端对这个“顽固的家伙”施行“逆袭”,成功后再正向送入器械在心脏血管内与其进行相会对接,如同“心脏之吻”。相对于正向导丝技术,逆向导丝技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要求术者非常熟悉正向介入治疗的各种技术操作手段,并有足够的能力预见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番周密的准备后,冯胜红主任与方翔副主任医师带领我院心内科团队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脏中心专家李长岭教授共同开始了艰难的“血管之旅”。凭着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导丝成功穿过,血管顺利开通,随后为患者植入两枚支架,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相关科普


什么是CTO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在3个月以上的病变,根据不同的临床研究,CTO占全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18%-30%,由于闭塞时间长,且经常合并钙化、迂曲,所以难度大,成功率低,CTO病变介入治疗仅占所有择期PCI的3.8%。一直是介入医师的最具挑战的病变,被称为冠脉介入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

 

 关于逆向导丝技术  

传统的介入技术是前向导丝技术,但成功率较低,而逆向导丝技术的应用提高了CTO的成功率。逆向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支冠状动脉闭塞后,从另一支向它发出侧枝循环的冠状动脉送入导丝,沿侧枝循环送入闭塞血管,从闭塞病变的远端逆向开通CTO病变,适用于前向导丝技术失败或闭塞处无明显残端的患者。但逆向导丝技术操作较为复杂、难度大,易发生冠状动脉侧枝穿孔及冠脉血栓,对术者要求极高。

 

什么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方法。

PCI术不但能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生活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延长生存期。决定手术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术者正确选择介入治疗的策略、挑选合适的手术器械、术者的高超的手术技巧及对心内科危重急症的处理能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适应症有:

1、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的患者。

2、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

3、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


(心内科